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休闲
  • 焦点
  • 综合
  • 娱乐
  • 知识
  • 时尚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10-30 10:01:18 来源:戴月披星网 作者:娱乐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每天都要元气满满,口水娃元氣零食掀休闲零食新浪潮!
    • 下一篇:啄木鸟T恤穿搭 随性而简约随性 自在轻盈

      相关文章

      • 火狐官宣关闭北京公司终止中国账户 国际版不受影响
      • 节能门窗,是如何降低建筑能耗的?,企业经营
      • 外地职工节后返厦最高补贴三百元 申报平台3月26日开通
      • 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价值分析与探究
      • SE公布三年重组计划 聚焦游戏开发与业务增长转型
      • 外地职工节后返厦最高补贴三百元 申报平台3月26日开通
      • 2024年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张金桥:乘风立志 绽放青春
      • 成人高考12日起网上报名 怎么报名?何时考试?
      • 我市举行“汉江法韵” 2023年第三期读书分享会
      • 泉州相关部门定期巡查市场 确保菜篮子量足价稳

        随便看看

      • 汉阴启动2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668户
      • 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可申报资助 优秀类项目提供20万元资助
      • 逆势向上,开启餐饮乳品时代,它的动销密码是什么?
      • 凉山新闻联播I沙英看望慰问老干部
      • 有多少种类型的玻璃容器 玻璃手工吹制工艺的特点,行业资讯
      • 汉阴县实验小学赴安康市民兵训练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 玻璃市场早报,经验交流
      •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河南高速货车分时段收费政策“满月” 车主受惠2638万元
      • 泉州市市民文明巡访员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 索尼AI检测专利曝光 PS5或将引入“不良玩家”监控系统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戴月披星网   sitemap